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 圓滿閉幕
2025-04-03
2025年度(第十屆)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3月29日至30日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,來自海內外21所高校的35位入圍學生分六場次逐一報告研究計畫。
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、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、西北大學哲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等擔任評議老師。
首場選題論證會有5位發表研究報告,朱藍探討《釋迦牟尼佛傳》的弘法實踐,需深化學理分析,並結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思想體系。代剛研究星雲大師文學轉型,建議精準定義概念,優化時段畫分,並結合歷史背景深化探討。杜研分析禪畫演變,需確認概念合理性,並結合美術史與佛光山藝術實踐研究。陳凡玉探討星雲大師的蘇東坡敘事,建議調整題目用詞,擴展引用文獻,並優化邏輯結構。賀瀟瑩對《玉琳國師》進行符號學闡釋,需慎用理論,並探討大師創作模式的普遍性。論證會強調選題精準、學術規範與研究深度,為論文完善提供方向。
經過兩天六場論證會的深入研討,與會青年學者們拓展了人間佛教研究的多元路徑。評議師長的精彩點評,使青年學者在學術視野與研究方法上獲得增益,為當代人間佛教研究注入新的活力。
3月30日上午,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閉幕式暨綜合座談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,首先邀請與會學生分享心得。青海民族大學博士生旦增成林表示,將繼續潛心鑽研、精進學業,不辜負大師的恩澤。清華大學碩士生馬斯澄表示,師友們從學術前沿、心靈關懷、文化傳承到國際交流等多方面深入探討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,每個選題都如同一扇窗,展現出無限可能。
王雪梅認為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學術平台,讓老師學生們能夠得到學習和啟發的寶貴機會。張文良勉勵在場青年學子,面對自己不滿意的學術成果時,不喪失信心,不過度焦慮,要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繼續成長,這才更重要。
李利安充分肯定參會學生的學術熱情與專注態度,同時叮嚀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既要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,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,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。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,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,期待來日盛會重逢,得見智慧花開。
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,老師們對學生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。作為青年學者,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。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關,應將個人生命與學術合一。鼓勵大家依靠自己的慈悲、智慧和努力,活出自己的光芒。
學術研討之餘,主辦方組織青年學者29日參訪中華藝術宮,觀摩「星光雲水——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」書法展。面對大師獨創的「一筆字」,青年學者深受震撼,紛紛感懷,大師生於亂世,歷經坎坷,卻始終以堅定步履踐行弘法之志。還有學者指出,大師的書法不僅是藝術形式的突破,更是其超越困境的生命智慧之映照。此次參學活動,為青年學者研究人間佛教提供了鮮活的思想啟迪與精神觀照。
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、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文良教授、西北大學哲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等擔任評議老師。
首場選題論證會有5位發表研究報告,朱藍探討《釋迦牟尼佛傳》的弘法實踐,需深化學理分析,並結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思想體系。代剛研究星雲大師文學轉型,建議精準定義概念,優化時段畫分,並結合歷史背景深化探討。杜研分析禪畫演變,需確認概念合理性,並結合美術史與佛光山藝術實踐研究。陳凡玉探討星雲大師的蘇東坡敘事,建議調整題目用詞,擴展引用文獻,並優化邏輯結構。賀瀟瑩對《玉琳國師》進行符號學闡釋,需慎用理論,並探討大師創作模式的普遍性。論證會強調選題精準、學術規範與研究深度,為論文完善提供方向。
經過兩天六場論證會的深入研討,與會青年學者們拓展了人間佛教研究的多元路徑。評議師長的精彩點評,使青年學者在學術視野與研究方法上獲得增益,為當代人間佛教研究注入新的活力。
3月30日上午,人間佛教研究選題論證會閉幕式暨綜合座談在上海星雲文教館舉行,首先邀請與會學生分享心得。青海民族大學博士生旦增成林表示,將繼續潛心鑽研、精進學業,不辜負大師的恩澤。清華大學碩士生馬斯澄表示,師友們從學術前沿、心靈關懷、文化傳承到國際交流等多方面深入探討人間佛教的實踐意義,每個選題都如同一扇窗,展現出無限可能。
王雪梅認為人間佛教研究獎學金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學術平台,讓老師學生們能夠得到學習和啟發的寶貴機會。張文良勉勵在場青年學子,面對自己不滿意的學術成果時,不喪失信心,不過度焦慮,要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繼續成長,這才更重要。
李利安充分肯定參會學生的學術熱情與專注態度,同時叮嚀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既要深入把握佛教思想精髓,更要注重學術研究與時代需求的結合,推動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與創新發展。滿蓮法師鼓勵在座學子當把握當下體悟無常真諦,祝願學子如蓮蓄力待時綻放,期待來日盛會重逢,得見智慧花開。
妙凡法師認同嚴師出高徒的重要性,老師們對學生的嚴厲批評實際上蘊含著愛與慈悲。作為青年學者,有更多的人指導和點評才是進步與向上提升的重要基礎。同時認為學術研究應與生活緊密相關,應將個人生命與學術合一。鼓勵大家依靠自己的慈悲、智慧和努力,活出自己的光芒。
學術研討之餘,主辦方組織青年學者29日參訪中華藝術宮,觀摩「星光雲水——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」書法展。面對大師獨創的「一筆字」,青年學者深受震撼,紛紛感懷,大師生於亂世,歷經坎坷,卻始終以堅定步履踐行弘法之志。還有學者指出,大師的書法不僅是藝術形式的突破,更是其超越困境的生命智慧之映照。此次參學活動,為青年學者研究人間佛教提供了鮮活的思想啟迪與精神觀照。
最新消息
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佛像玉石展 藝術弘法洗滌心靈
2025-08-25紐西蘭佛光山供僧緬懷師恩 攜手古董車協會為癌症基金募款
2025-08-25大林講堂舉辦知賓培訓 提升專業素養弘揚人間佛教
2025-08-25怡保佛光青年課程 探討朋友影響力與選擇
2025-08-25多倫多佛青歡迎日 為生命留下信仰足跡
2025-08-25兩岸學子書法交流 千年遺址書院再現文風
2025-08-25普中棒球隊韓國應援 助陣城南高中進鳳凰旗八強
2025-08-25印度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佛學會考 增進佛法理解信心
2025-08-25蘭陽別院首訪同安廟與補天宮 盛邀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會
2025-08-25佛光童軍北區初級訓練營 領受自然新能量
2025-08-25
相
關
消
息